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曲池穴的作用
【名称】:曲池
【归经】:大肠经
【拼音】:Qū chí
【国际标准代号】:LI11
【特点】:天星穴;五输穴之合(土)。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刺灸法】:直刺 l~1.5寸。
【描述】:
[穴义]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名解]
1)曲池。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
2)鬼臣。鬼臣,风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无风的横向运动。大肠经属金,金气为神为君,其所克的风为鬼为臣,且本穴物质由手三里传来,在本穴聚集而无风木的横向运动,风为死鬼,故名鬼臣。
3)洪池。洪,盛大也。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洪池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名包含大量水湿。
4)阳泽。阳,气也,指本穴物质为气态物。泽,聚水的洼池。阳泽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富含水湿的天部气态物。
5)大肠经合穴。合,汇合、聚合也。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在本穴处是聚集之状,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之上部的雾露之气,受脾部之热而气散于天,有土的不动之义和对金气的长养之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湿雾露,性温热,气血场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水湿雾露吸热蒸发上炎天部。
[功能作用]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按摩曲池穴位的功效】
1、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通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2、有预防和改善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等;
3、治疗上肢瘫、麻、痛等;
4、缓解高血压、贫血等;
5、治疗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曲池穴的穴位配伍】
曲池穴配合谷穴、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
曲池穴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点击详见:针灸曲池等穴位|治疗荨麻疹、皮肤划痕瘙痒[风疹]
曲池穴配内关穴、合谷穴、血海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昆仑穴、太溪穴、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曲池穴配合谷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灵药物反应。
【曲池穴的典籍记载】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 躄痿痹重,瘈疭,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千金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千金翼》: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
【按摩曲池穴的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按摩曲池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用。
【曲池穴的作用】
现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艾炙曲池可使胃蠕动弛缓,针刺曲池又可调节肠道蠕动、空肠、回肠蠕动弱者可即时性增强,强者可使之减弱。
针刺阑尾炎患者的曲池等穴,无论在X线观察下或直接手术观察,均可见阑尾的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或阑尾弧度变动、移位、呈卷曲摆动,或见分节气泡移动加快,内容物排出,阑尾血管收缩,原来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
曲池穴对冠心病、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可减缓心率。对血管舒缩功能有调节作用,轻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缩,重刺激多引起血管扩张。曲池穴的降低血压作用已被证实,且远期疗效较好。
观察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发现,针刺曲池等穴,可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起针后脑血流量增加仍可维持35分钟,脑血管阻力降低不明显。
对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过多症,针刺曲池等穴,可使血小板数渐趋下降,以至恢复正常。针刺曲池穴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血氧饱和度有调整作用。
针刺曲池可使多数空腹正常人的血糖升高,说明有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的作用。对血糖的调节,因手法不同,可产生相反的效果,如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用透天凉的手法则可使血糖下降。
曲池穴还有显著的降低体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