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隐白穴的准确位置图,隐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简介】隐白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隐白穴功效,隐白穴图片,相关主治疾病,取穴技巧,配伍穴位等。
隐白穴位置图

隐白穴的准确位置图

隐白穴所属经络

脾经

隐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隐臼归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本经之井穴,在五行中属木,具有健脾止泻、利湿止带、调经止血的作用。尤其止血作用甚强,是止血之要穴,临床以平补平泻法或点刺出血为常用,也常用灸法。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隐”,藏隐之意。又《尔雅•释诂》:“隐,微也。”“白”,为金色,为土所生。因穴在足部,故称“隐”,约当赤白肉际处,故称“白”,居阴经之下,犹潜龙之隐,又为土之井穴,言土气自此发生,而金气亦开始隐伏,故名,别名“鬼垒”“鬼眼”“阴白”。

月经是每一个女人都经历的生理现象,但由于饮食、情绪、身体、药物等原因, 导致月经不规律,时有变化,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突然大量流血不止,或者间歇不断, 俗称“崩漏”,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马上把患者送到医院,同时重力按压患者的隐白穴,或者用香火稍微轻烫此穴,有帮助止血的作用。

(1)隐白有良好的健脾统血之功。脾有统血的作用,若脾不统血,则血不归经。本穴为脾之井穴,“病在脏者取之于井”,故本穴对出血病症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如便血、尿血、吐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尤其对月经过多、崩漏有较好的效果。隐白穴为脾经井穴,脾统血,井为经气发源之地,以艾灸之则可温通经气,使脾的统血职能得以恢复,从而达到固崩止漏的目的。肝藏血,肝脏疏泄太过则失于藏血,引起诸多出血证,临床多和大敦穴合用,急性出血宜灸之,慢性出血多针之。

(2)隐白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本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腧穴,脾主运化,针刺本穴则能健脾和胃,“井主心下满”,因此尤对腹满、呕吐、食不下等病症有较好的改善,对急性腹泻也有很好的功效。

(3)隐白有开窍醒神之功。本穴为阳经交于阴经之井穴,气血俱旺,点刺出血,或针刺泻之则能开窍醒神。本穴是“十三鬼穴”之“鬼垒穴”,对诸神志病证皆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对易做噩梦、癫狂惊风之疾有良效。如在《医宗金鉴》载有“厉兑隐白穴同针,治梦魇不宁”。

隐白穴主治

月经崩漏  子宫痉挛  小儿疳积  肠炎  多梦

(1)血证:尿血,便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2)神志病:癫狂,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多梦,恶梦,烦心善悲。

(3)消化系统疾病:腹胀,暴泄,呕吐,急性肠炎。

(4)局部病症:脚气,足趾痛,足肿。

隐白穴穴性

开窍醒神,益脾统血(根据其穴性,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妇科病急性出血、急性呕吐及急性腹泻)。

隐白穴顾名思义

隐,隐秘、隐藏的意思;白,指肺的颜色、气。“隐白”的意思就是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此穴外出到体表经脉。

隐白穴相关疾病

月经崩漏、痛经、小儿疳积、小儿惊风、肠炎、腹渴、腹胀、便血、尿血、癫狂。

隐白穴位

属足脾经经脉上的穴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离趾甲角大约0.1寸。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隐白穴取穴

正坐,把脚抬起,放置另一大腿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即是。

隐白穴疗法

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

用大拇指指甲垂直掐按穴位,每日早晚各按1次,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

治疗功用:调经充血,健脾宁神。

隐白穴配伍

痛经配伍穴位:素髎穴、内关穴、隐白穴、三阴交穴

疾病概述: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 响曰常生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按摩顺序与技法:首先用食指指腹轻轻地按摩位于面部鼻尖正中央的素髎穴2分钟,接着按 压手部的内关穴和脚部的隐白穴各3分钟,最后刮三阴交穴3分钟。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出血症丨配伍穴位:隐白穴、地机穴、三阴交穴

腹泻丨配伍穴位:足三里、隐白穴、天枢穴

小儿惊风丨配伍穴位:五处穴、支沟穴、隐白穴

(1)隐白配足三里治疗便血。

(2)隐白配中极治疗尿血。

(3)隐白配脾俞、肝俞、上脘治疗吐衄血。

(4)隐白配关元、三阴交治疗妇科病。

(5)隐白配大敦治疗崩漏。

(6)补隐白或灸隐白配灸十七椎,治疗月经过多。

(7)隐内配百会治疗晕厥。

(8)隐白配水沟治疗昏迷。

(9)隐白配厉兑治疗梦魇。

(10)隐白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天枢治疗腹胀。

隐白穴宜忌

有研究显示,针刺隐白可使腹部松弛,因此孕妇针刺时应当注意,可用灸法。

隐白穴偏方

隐白穴古藉摘要

(1)《针灸甲乙经》卷七:气喘,热病衄不止,烦心,善悲,腹胀,逆息热气,足胫中寒,不得卧,气满胸中热,暴泄,仰息,足下寒,膈中闷,呕吐,不欲食饮,隐白主之;卷十:饮渴,身伏,多唾,隐白主之。

(2)《杂病穴法歌》: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

(3)《针灸大成》卷六: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胸中热,暴泻,衄血,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小儿客忤,慢惊风。

(4)《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

(5)《医宗金鉴》:厉兑相谐隐白梦魇灵;隐白主之心脾痛。

(6)《保命集》:血不上,鼻衄,大小便皆血,血崩,当刺足太阴经隐白。

(7)《灵枢•热病第二十三》: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韮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8)《针灸资生经》:隐白、委中,治衄血剧不止。

隐白穴同经络穴位

天溪穴 胸乡穴 食窦穴 太白穴 大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府舍穴 腹结穴 阴陵泉穴 血海穴 箕门穴 冲门穴 大横穴 腹哀穴 周荣穴 大包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