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
【中药名】白首乌 baishouwu
【别名】隔山消、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白何乌。
【英文名】Radix Cynanchi Bungei
【药用部位】萝藦科植物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Royle ex Wight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9厘米;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厘米,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厘米,直径约1厘米。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灌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东、江苏有栽培。
【采收加工】春初或秋季采挖块根,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鲜品随采随用。
【药材性状】根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长7~15厘米,直径1~4厘米。表面浅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脱落处土黄色或浅黄棕色,具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具鲜黄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后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6~15克,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克;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药理研究】白首乌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影响心脏功能,降血脂;具有改善溶血性贫血及促进毛发生长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隔山消苷C₃N、隔山消苷C₁N、隔山消苷C₁G,隔山消苷K₁N、牛皮消苷A、牛皮消苷B、牛皮消苷C、萝藦胺、牛皮消素、萝藦苷元、12-O-桂皮酰基去酰萝藦苷元、戟叶牛皮消苷、白首乌二苯酮、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元素。
【使用禁忌】内服不宜过量。
【配伍药方】①治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白首乌15克,牛膝6克,菟丝子9克,补骨脂6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②治阳痿:白首乌、淫羊藿、山药、党参各9~12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神经衰弱,阳痿,遗精:白首乌15克,酸枣仁9克,太子参9克,枸杞子12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④治胃痛,痢疾腹痛:白首乌、蒲公英各9克。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脚气水肿:白首乌、车前子各6克。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⑥治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积,腹泻:白首乌、糯米草、鸡屎藤各等分,研末备用。每次9克,加米粉18克,蒸熟食。(《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⑦治乳汁不足:牛皮消根(去皮)30克,母鸡1只(去内脏)。将药放入鸡腹内,炖熟,去药渣,汤肉同服,不放盐。(《湖北中草药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