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
【中药名】海浮石 fushen
【别名】石花、海石、浮海石、浮石,小海石。
【英文名】Os Costaziae。
【药用部位】本品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的干燥骨骼,习称“石花”、或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Pumex,主含二氧化硅(SiO₂),皆称“浮石”。
【动物形态】脊突苔虫:固着生活的水生群体动物。雌雄同体。群体常呈树枝状。个体很小,为囊状。体外分泌石灰质及胶状物质,形成群体之骨骼。体前端有口,口缘有马蹄状的突起,其上生多数触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门亦在体之前端。
浮石:原矿物为非晶质。一般为白色、浅灰色,偶而呈浅红色。具有标准的多孔构造,形似蛀窠,有时具管状构造。表面暗淡或具丝绢光泽。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为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含少量结晶质矿物。
【产地分布】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浮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石花产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浮石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脊突苔虫的骨骼6~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药材性状】石花:呈珊瑚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灰白色或灰黄色,表面多突起呈叉状分枝,中部交织如网状。体轻,入水不沉。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有多数细小孔道。气微腥,味微咸。
浮石:本品呈海绵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具多数细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疏松,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气微,味微咸。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海浮石未研成细粉者应先煎。用于肺热咳嗽痰稠,瘿瘤结核,小便淋沥,疮肿,目翳。
【药理研究】有镇咳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钙,效果与蛇胆川贝末相似。
【化学成分】海浮石主要含氧化硅,其实为氧化铝、氧化钾等。海石花主含碳酸钙。
【使用禁忌】虚寒咳嗽忌服,脾胃虚弱者、孕妇、儿童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慢性支气管炎:海浮石30%。煅海蛤壳粉35%,海蚬壳粉30%,猪胆粉5%。混合均匀,制成0.8克片剂。每次4片,每日3次,开水送服。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