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此为何也?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 所谓无损不足...
原文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肺之雍,喘而两胜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大跛,易偏枯。 心脉满大,癎瘛筋挛。肝脉小急,癎瘛筋挛。肝脉鹜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
【原文】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所谓...
【原文】 问曰:愿闻刺要。对曰:病有浮沉①,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
原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 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者,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①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 ,不及骨也。刺...
【原文】 问曰:愿闻禁数①。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②,心部于表③,肾治于里④,脾为之使⑤,胃为之市⑥,鬲肓之上,中有父母⑦,七节之傍,中有小心⑧。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原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① 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 ,此其常也,反此者...
【原文】 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
原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三卷。①②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 ,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③④⑤⑥阴刺 ,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 ,刺大藏 ,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 ,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
原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二卷。① 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 ,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
【原文】 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
【原文】 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为圣人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