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大蒜?
吴江农谚有云:“端午不吃蒜,鬼从门前钻。”端午吃大蒜,听说可以避“五毒”,避邪驱瘟。豆腐炖大蒜,则是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按老南京规矩,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据说夏天可免腹疼。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也有一些地方吃“蒸独蒜”(一棵蒜苗只长一个又圆又大的蒜头,称之为独蒜)。
蒸独蒜做法极其简单。将若干独蒜剥掉外皮,洗净,用碗装好,撒些红糖,在锅里蒸至熟烂。端上桌后,再淋一勺香油,用筷子和匀。一家大小在享用其他美味之前,人人都得遵循老规矩—先吃独蒜。夹一个独蒜放在嘴里,只需轻嚼几下,蒜蓉便软软地滑进了胃里。独蒜特有的香味与辛辣味会让人的味觉神经高度兴奋,也让人的胃口大开。
端午吃独蒜的习俗据说是由初唐时期,在本县任职的一位李县令流传下来的。李县令有个宝贝儿子名叫得福。得福十岁时,得了一种类似慢性肠炎的泻病,每天拉稀十几次。由于县令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官,登门献药方的名医不计其数,但没有一个方子见效。县令眼看自己的儿子生命垂危,他伤心得肝肠寸断。
转眼到了端午那天,一位曾经得过县令帮助的乡野郎中听说此事后,主动走进县衙,对县令说他有个民间偏方能治愈公子的病。郎中把写好的方子拿给县令看,只见上面写着:“蒸独蒜一碗”。县令看到这个奇怪的方子心生疑虑,但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吃端午饭时给儿子蒸了一碗独蒜。他怕儿子不吃,还特地撒了些红糖、香油。得福津津有味地全吃完了。神奇的是,次日,得福的泻病明显减轻,一周后便痊愈。而县令也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独蒜头竟还能治病。”
“独蒜治好县令儿子怪病”的故事传开后,百姓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以至于后来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蒸独蒜”用来防病。有些闻不惯气味的人把独蒜切片当配料加入菜肴中。
端午节吃大蒜,可能是与大蒜能杀菌有关,有驱邪防病的意思。医学早就证明,大蒜确实具有解毒、杀虫、杀菌消炎的作用,尤其是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不但能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感染和慢性腹泻,常吃还能防皮肤病,尤其是独蒜。
吃大蒜注意事项
捣碎吃有保健作用。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吃,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后再吃,这样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生吃杀菌效果好。在加热过程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机硫化物含量会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所以熟吃大蒜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杀菌效果。家里用蒜拌凉菜、吃饺子时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调的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炝锅加点儿糖保护大蒜素。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将大蒜拍碎后放入锅中,喜食甜味的可以加入少许糖,因为糖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高温对大蒜素的破坏。
紫皮蒜比白皮蒜更抑菌。大蒜根据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皮蒜、紫皮蒜、黑皮蒜等,其中白皮蒜和紫皮蒜比较常见。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
独头蒜更抗癌。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不能产生多瓣的大蒜鳞茎。其辛辣味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防癌作用要高于普通分瓣蒜。
在黑暗处保存。新上市的大蒜含水量比较高,买回家应平铺晾干后再保存,不要置于塑料袋中。大蒜最好在通风、干燥、黑暗处保存,这样能抑制其发芽。存放时还应保持外皮的完整,随用随剥皮。
每天生吃不宜超过2~3瓣。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生吃过多大蒜,易引起急性胃炎,长期过量食用还容易造成眼部不适。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每天最好别超过1瓣;肠胃好的人,最好每天2~3瓣。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脑溢血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蒜。
三类人坚决不能吃大蒜
吃大蒜,除了下饭之外还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尽管如此,有三类人是不可食用大蒜的。
1、肝病患者。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2、非细菌性腹泻。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3、眼病患者。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