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秘境 第七集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发力。
太极拳秘境)第七集(全集)记录解说词
*太极拳动作讲究缓慢,姿势要求柔软,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太极拳根本不能用于击技。要知道柔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遥想当年杨露禅打片京城无敌手,又是怎样的情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正是太极拳技击的精髄。
太极牶秘境 第七集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邱惠芳说:很多人喜欢太极拳,是因为太极拳看起来很柔美,但也有人会说觉得这怎么能算武术呢?只是花拳绣腿而已。如何理解太极拳中的"柔"呢?为此,我拜访了吳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秉慈先生。李老师,太极拳中的柔是怎么体现的呢?
李秉慈说:实际上应该说是以力点变化的弧型运动是柔,直线是僵硬。
邱惠芳说:那么松和柔的关系怎么去理解呢?
李秉慈说:放松和柔的关系是,先要放松,才能迏到柔。柔是体现在外形,松是你要表现出来的。刚才我讲松和柔的关系。那发力呢,爆发力呢,实际上爆发力之前也要松柔,松才能迏到柔,柔才能迏到嚗发力,它都是一致性的。
崔仲山说:柔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的一种结果,柔的目的是为了把你的肢体放松,为了把你的动作在曲线和园的过程中,产生一个直接的瞬间可以变化的力点,或者是发力的动作,这称之为刚,所以我们练拳一定要记住,先有柔先有松,才有刚才有硬。
*太极拳功夫中的柔,是内力充灌下的柔,无絲毫之重,无嚓纳间断,外观如行云流水。内查既柔软渐刚強,作为一门武术,坚刚是击技的必要条件,那么太极拳刚又该如何理解?
陈小旺浼:所谓的刚就是发劲,刚劲和僵劲有什么区别呢,它是一动全动,一气贯通,这种劲叫刚劲。比方做一个发劲的动作,这两种劲就区别开来了。刚劲就是一气贯通,节节贯穿,把全身的力尽可能的,百分之百发到一个点上,叫刚劲。
和有禄说:太极拳的刚是通过松柔的练习,迏到周身之静成为一家,就是发的时候,我能瞬间从一个点上发出来,这种刚是一种非常深厚,非常沉稳的刚。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就是由走于刚柔之间,动静之中。刚体现在就是力,非讲究不以僵力蛮力体现,但必须以強大的力量为基础,才可能去论巧力内力,力是武术的根本,沒有力就无法用于击技,太极拳有八种基本劲力。
1,掤在手背---掤劲是发劲之本,是向上向外之力,是对方之力达不到胸部。
2,捋在掌中---是向旁的横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
3,挤在手背---是向前推挪之力,要点在于双手用力致,两脚抓地前弓。
4,按在腰功---按劲是向前,推击成上掀之力。用时是顶头悬,含胸拔背,用腰力发出。
5,采在十指---采劲是以手抓住对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
6,挒在两肱---挒劲是以两臂向左右上下挡开之力,用时要身躯配合,以腰带动。
7,肘在曲使---肘劲是以肘击人,在近身时使用,有远拳近肘貼身靠之说。
8,靠在肩胸---靠劲是是用肩胸背等身体部位击技,贴身时使用。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最基本的手法,称之为太极八法。它是太极拳所有拳势的基础。太极拳击技离不开这八种劲力。那么太极拳发力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邱惠芳说:陈老师,陈式太极拳发力,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而且特别好看。
陈小旺说:你要发的松活就好看,要发的僵了就不好看了。发力要论特点,可以这样讲松活弹抖。这四个字一下子很难理解,进一步讲呢,就是把身活收好,没有发力支前全身是放松的,放松呢也不能太放松,每一个肢体放在合适的泣置,比方说胳膊和手,抬起来就夠,要是多用劲会跟内气形成阻力,不抬起来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不行,要既能放在合适的位置又不多用力,这就是松的比较合适,在这个前提下,自然就会形成丹田核心,动起来呢,由丹田开始带动全体,那么这样的劲就会有松活弹抖的效果,一个手,两个手,侧面都是一样的。发之前是松,发的时间越短越好。
邱惠芳说:这个发力是不是都是从丹田从腰部发出来的。
陈小旺说:对!一个运动体系。
*吳禹襄十三势速略这样描述太极拳的发力方法: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之完整一气。
翟谁传说:怎么样才能劲起于脚跟呢,这是身体的整体的組合。首先做到的就是松沉,在对方给劲的同时自己完成松沉,使劲松于脚下,利用地面的反弹力,以脚跟蹬地,一气贯穿迏到手上,地面的反弹力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是腰的转換,腰为一身的主宰,在每一动的时候都以腰带动四肢,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隨,在动的时候以腰为主,两个手不动,以腰带动肢体变化,这个劲是以腰的转換,腰的力量,地面的力量手上的开合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力量才是很大的。
邱惠芳说:翟老师,我还跟你请教一下,太极拳这个整体发劲。
翟维传说:因为王宗岳<太极拳论>要朮,一动无有不动,利用腿到腰,腰到肩到手,整体一气贯穿。在手上上肢要求,以肩催肘,肘催手,这个整劲是来源于松柔,发力是在一瞬间产生的。力由量出去了,身体沉好了,稳当了。
邱惠芳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你完全体会出一个---
邱惠芳,翟维传同时说:前面是一个松,然后就是紧。
邱惠芳说:由一个蓄,到一个发。
翟维传说:先松后紧,松是给紧创造条件,松不是目的,紧是目的。
*著名的太极拳家陈鑫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混于无极之渭也。刚柔之劲如弹簧,弹簧之柔嫰以柔,弹簧之弹阐也刚,柔而不软,刚而不僵。太极拳以刚柔渐长,有关刚柔的理论是太极拳立足的根本。
以柔克刚
陈小旺说:所谓的刚就是发劲,所渭柔就是慢的动作,变換的动作,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纯刚无柔不力坚,纯柔无刚那是空的。这是怎么回亊呢,打一拳打过来,我首先躱过他的拳峰,这个过程就叫柔。
邱惠芳说:已经柔化了,力量柔化了。
陈小旺说:对!这个地方叫以柔克刚,下去呢,叫蓄发相变
邱惠芳说:下去的时候是刚的体现。
陈小旺说:对!变化,转化的时候叫以柔克刚,我以柔克刚的过程就叫蓄,蓄劲。他来拳我一蓄,下面就是蓄发相变,蓄和发互相变化。
刚柔柤济
崔仲山说:刚柔相济实际上是讲劲力,我们在练拳过程当中,一个动作的行成,是从不用力也就是从柔开始,到逐渐的用力,一直到用力的頂点,这是刚的出现,然后又从刚的顶点到逐渐的减力到最后完成,所以一个动作当中就包含了劲力的变化,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逐渐的迏到刚柔相济的水平和效果。
以柔克柔
陈小旺说:还有那个以柔克刚,对方不用劲,我也不用劲,他两个人谁的柔化水平高,如果一个人的柔化水平高,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变化,那么再抓住对方的核心,再用劲发力,这就是刚柔。他柔我比他还柔,他很轻的来了,我还能引着他变,他轻轻捋听我的劲,你进攻我,我呢,先探听他的劲,最后抓住他的要害地方,他在探听我的劲,他是柔。我也是柔,我柔中变化,找到他的要害。
邱惠芳说:这属于以柔克柔。
陈小旺说:对!
以刚克刚
陈小旺说:本来是以柔克刚,怎么变成以刚克刚的呢,有的时候会同时发劲的。
邱惠芳说:两个人同时发劲。
陈小旺说:对了,有的时候发劲是同时的,那就看谁的刚劲质量好。
邱惠芳说:有两个人以刚克刚的话,不是会相顶吗?
陎小旺说:如果对方的质量差,一下子就把他打散了。他现在是刚劲,我们两个同时发劲的时候,他发劲,我也发劲,
邱惠芳说:你的比他更刚。
陈小旺说:看谁的基本功扎实,一个強,一个弱,一样是刚能克刚。
邱惠芳说:刚刚听你这么讲,从这个以柔克刚当中,变化出好几个层次。
陈小旺说:对!以柔克刚是基本的但不是全面的,有的时候很多地方用以柔克刚,还有一些部分不是以柔克刚。
邱惠芳说:以前考是听到说以柔克刚,但是你提出的以柔克柔,以刚克刚还觉得很新鲜,从而也让我知道了从以柔刚当中可以变換出更多的攻防的变化。
*可见,太极拳中的刚柔就要卞证的看待,以柔克刚不是绝对,以刚克刚,以柔克柔,为常不是技击的手段,太极拳就是这样,看是充满矛盾,却有能完美的统一,刚是如此,快慢如此,动静也是如此。
以静带动
陈小旺说:以静带动呢,就是对方来了劲感觉到,他怎么来的,我从那个方向哪个角度,怎么来调节和变化,但是他不是绝对的,比方以静带动,你也以静带动,我也以静带动,那咱两都不动,那能行吗。
邱惠芳说:就没有对抗了。
陈小旺说:对!还有出奇制胜呢,我着对方的中线,弱点,虚弱的地方,可以首先进攻,不是一定要以静带动,比如说我跟小炳,一上一合劲,都在等待对方的动向,那么这个时候,他在这个地方弱了,这个地方气不夠,突然袭击。
邱惠芳说:你先变化,有一个进攻。
陈小旺说:就不是一直以静带动了,他没有动,我也可以动的。
彼不动 已不动
彼微动 已先动
和有禄说:他是在技击方面的一种观察,如果在太极拳推手当中,就于除了观察还有听劲,正常人在打人的时候,抬手起脚都有一些预兆,来,用脚踢。对,用脚踢,这个预兆就非常明显。
邱惠芳说:我以前有这么一个晃动。
和有禄说:这样我就有防备了,有一个说法叫脚踢头歪,你这个脚要踢人的时候,肯定把头歪起来的,来平衡你的身体,拳打的时候,拳打膀乍,出举的时候,这个肩很明显有这样的动作,它还有一个侧身进步,左腿进步身体肯定往石边侧,这个腿才能进,伏身起发,有一个下来再上去的动作,一下去我就知道你要起身发人了,这是一种观察能力。拳打膀乍,侧身进步伏身后发。你不动我不动,你一有这个动作,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了,我就预先做一些准备,就是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徽动,我先动。这在推手当中,就是听对方的力,对方是进的还是退的。是挒的还是采的,根据对方的力去变化。比如两个人搭上手以后,两个手对我的时候,这时候我就知道你这个力要过来了,我就不要考虑苴接把这个力化掉了,动作是受意识来支配的,意识已经发了一个命令了,如果你想撤回来,肯定没有我直接走的快。
邱惠芳说:对,已经沒有时间了。
和有禄说:这是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在和有禄先生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名词,就是听劲,这是我们已经从一个人动作的領悟,逐渐步入到两个人搭手的阶段,听劲是两人撘手时最先要掌握技法,那么什么是听劲呢?
翟维传说:听劲模劲就是锻练皮肤灵敏度。比如我老师,魏培林老师,他在听劲模劲上很好,他可以把鹰困在胳膊上,鹰飞不走。这个故亊呀,是我老师在世的时候,跟他师弟姚继祖,我两个老师在街上走,看見一个卖鹰的,有人说,魏先生,你功夫好,你能将鹰飞不走吗?他说咱试试吧,他就把鹰放到胳膊上,鹰一展翅膀,他一缷劲,鹰飞的时候,要用腿蹬劲,才能使翅膀张开飞起来,使它沒有着力点,它一使劲蹬,用臂一调,这个鹰就飞不走了。姚继祖老师沒有文化,当时就编了一个顺口溜,就说杨式太极拳杨露禅手中能擒麻雀,麻雀都飞不走,魏培林臂上困鹰。流传到現在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亊,体现了他所练的功夫,皮肤的感覚灵敏度。
崔仲山说:当两个人的肢体接触到一块,这时候的过程叫听劲。就是我通过肢体的接触来判断出,对方的力量的大小,对方力量的角度,对方力量的速度,对方力量所要运用的方向,和所要进攻的方向是什么,也就是他的意图是什么,这就叫听劲。听不是用其耳听,而是肢体微妙的感覚。
*我们即将进入太极拳对手阶段,这是体会太极拳理论的一个方法,是更加接近实战的一种训练,无数武术前辈都是在互相沏搓武艺,然后要自已采模,再沏搓。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提高自巳的功力和同时也提高了自已的修为。
邱惠芳说:崔老师,我们讲到两个人对抗,我们把它叫做推手或者叫做拆招,那么在对手或者拆招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到点到为止。
崔仲山说:很多老前辈过去也径常进行技术的交流,很多的时候大家要动动手,那么这种动手方式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两个把手搭在一起,在这个柔化的过程当中,披此都有了感觉,我已经控制了你的重心,或者说我已经达到了把你的重心引化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这些老前辈就会非常客气的说,承让承让,谢谢谢谢。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功夫我己经明白了,或者说我的功夫真的不如你,点到而己。实际上包含了一个人社会的道德。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武德。
和有禄说:太极拳交流有一种说法,叫点到为止。这一是表现了武德,二是表现了一个谦虚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翟维传说:必须要有尊重武德,尊师重道,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的上进。
邱惠芳说:和这些名家在一起,我深深地感覚到,他们作为武术家人格的魅力。记得他们曾多次和我交误,习武之人需要律已的品格,需要侠义的胸怀,需要谦忍包容的气度,当他们向我传授技击方法的时候,反复強调在实践中,不会置对方于死地,只会以砆坏对方重心为目的,这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教导,也是太极拳的特独气质吧,
*推手是太极拳独特的练习方式,俗话说,只要一搭手,就知有沒有,推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须知四两拨千斤的要诀,切听下回分解。(第七集完)个别词语可能有误,仅供参考。
太极拳秘境 第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