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末,入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温酒或淡醋汤下。一年者,半月可安。(《大全方》)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用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立效。(《救急方》)妊娠热� 梅文┮患ψ有恚鞣
为末,入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温酒或淡醋汤下。一年者,半月可安。(《大全方》)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用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立效。(《救急方》)妊娠热病∶伏龙肝末一鸡子许,水调服之,仍以水和涂脐方寸,干又上。(《伤寒类要》)子死腹中,母气欲绝∶伏龙肝末三钱,水调下。(《十全博救方》)横生逆产∶灶中心对锅底土,细研。每服一钱,酒调,仍搽母脐中。(《救急方》)胞衣不下∶灶下土一寸,醋调,纳脐中,续服甘草汤三、四合。(《产宝》)中诸蛊毒∶伏龙肝末一鸡子大,水服取吐。(《千金方》)六畜肉毒∶方同上。
阴冷发闷,冷气入腹,肿满杀人。釜月下土,和鸡子白敷之。(《千金方》)男阴猝肿∶方同上。
诸腋狐臭∶伏龙肝末,频敷之。(《千金方》)耳出汁∶绵裹伏龙肝末塞之,日三易。(《圣济录》)小儿脐疮∶伏龙肝末敷之。(《圣惠方》)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敷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
(《肘后方》)小儿热疖∶釜下土、生椒末等分。醋和涂之。(《千金方》)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入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数日愈。纵痒,忍之良。(《济急方》)发背欲死∶伏龙肝末,酒调,浓敷之。干即易,平乃止。(《千金》)一切痈肿∶伏龙肝,以蒜和作泥,贴之,干再易。或鸡子黄和亦可。(《外台秘要》)杖疮肿痛∶釜月下土为末,油和涂之,卧羊皮上,频涂。(《千金方》)灸疮肿痛∶灶中黄土末,煮汁淋之。(《千金方》)
土墼
(音急。《纲目》)【释名】煤赭。时珍曰∶此是烧锻石窑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
【主治】妇人鳖瘕,及头上诸疮。凡人生痰核如指大红肿者,为末,以菜子油调搽,其肿即消;或出脓,以膏药贴之(时珍)。
【附方】新一。
白秃腊梨∶灰窑内烧过红土墼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为末,猪胆汁调,剃头后搽之,百发百中,神方也。(《陆氏积德堂方》)
坩锅
(《纲目》)【释名】销金银锅。
吴人收瓷器屑,碓舂为末,筛澄取粉,呼为滓粉,用胶水和剂作锅,以销金银者。
【主治】偏坠疝气,研末,热酒调服二钱。又主炼眉疮、汤火疮,研末,入轻粉少许敷之。锅上黝,烂肉(时珍)。
砂锅
(《纲目》)【集解】时珍曰∶沙土埏埴烧成者。
【主治】消积块黄肿,用年久者,研末,水飞过,作丸,每酒服五钱(时珍)。
白瓷器
(《唐本草》)【集解】恭曰∶定州者良,余皆不如。时珍曰∶此以白土为坯,坯烧成者,古人以代白垩用。今饶州者,亦良。
【气味】平,无毒。
【主治】妇人带下白崩,止呕吐,破血止血。水磨,涂疮灭瘢(《唐本》)。
研末,敷痈肿,可代针。又点目,去翳(时珍)。
【附方】旧二,新七。鼻衄不止∶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许,立止。(《经验方》)吐血不止∶上色白瓷器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下,连服三服,即愈。(《圣济录》)小便淋痛∶真定瓷器(研)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每用二钱,木通煎汤服。(《传信适用方》)一切∶处州瓷器为末。发时用二钱,以手指点津液蘸药,点舌下咽之,即效。(《普济方》)目生翳膜∶用细料白瓷钟一个,大火过,研末,纸筛,加雄黄二分,为末。早晚各点少许,不可多用,牛角簪拨出翳膜为妙。若红,用人退末点四角,即愈。(孙天仁《集效方》)身面白丹∶白瓷瓦末,和猪脂涂之。(《梅师方》)赤黑丹疥,或痒或燥,不急治,遍身即死。白瓷末,猪脂和涂之。(《圣济录》)汤火伤灼∶《多能鄙事》∶用青瓷碗片为末,水飞过,和桐油敷,数次瘥。《活幼口议》∶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为末,入黄丹少许敷之,立愈。
乌古瓦
(《唐本草》)【集解】时珍曰∶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以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取屋上年深者良(《唐本》)。
煎汤服,解人心中大热(甄权)。止小便,煎汁服(大明)。
研末,涂汤火伤(藏器)。治折伤,接骨(时珍)。
【附方】旧一,新六。
暑月死屋上两畔瓦,热熨心头,冷即易之。(《千金方》)折伤筋骨∶秘传神效散∶治跌扑伤损,骨折骨碎,筋断,痛不可忍。此药极能理伤续断,累用累验。用路上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久碎瓦片一块,洗净火,米醋淬五次,黄色为度,刀刮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下。在上食前,在下食后。不可以轻易而贱之,诚神方也。
(邵以正真人经验方)汤火伤灼∶取多年屋上吻兽为末,油和涂之,立效。(《儒门事亲方》)灸牙痛法∶取土底年深,既古且润,三角瓦一块。令三姓童子,候星初出时,指第一星,下火于瓦上灸之。(《本草拾遗》)唇吻生疮∶新瓦为末,生油调涂。(《集玄方》)瘢痕凸起∶热瓦频熨之。(《千金方》)蜂虿螫伤∶瓦摩其上,唾二七遍,置瓦于故处。(《千金》)
古砖
(《拾遗》)【主治】哕气,水煮汁服之。久下白痢虚寒者,秋月小腹多冷者,并烧热,布裹坐之,令热气入腹,良。又治妇人五色带下,以面作煎饼七个,安于烧赤黄砖上,以黄栝蒌敷面上,安布两重,令患者坐之,令药气入腹熏之,当有虫出如蚕子,不过三、五度瘥(藏器)。
【附方】新三。
寒湿香港脚∶砖烧红,以陈臭米泔水淬之,乘热布包三块,用膝夹住,绵被覆之,三、五次愈。(《扶寿方》)赤眼肿痛∶新砖浸粪池中,年久取放阴处,生花刷下,入脑子和点之。(《普济方》)臀生湿疮∶日以新砖坐之,能去湿气。(《集玄方》)
烟胶
(《纲目》)【集解】时珍曰∶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
【主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痒痛流水,取牛皮灶岸为末,麻油调涂。或和轻粉少许(时珍)。
【附方】新三。
牛皮血癣∶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二钱,花椒一钱半。为末,腊猪脂调搽。(《积德堂方》)消渴引饮∶瓦窑突上黑煤,干似铁屎者,半斤。为末,入生姜四两,同捣,绢袋盛,水五升浸汁,每饮五合。(《圣济录》)胞衣不下∶灶突后黑土三指撮,五更酒下。(陈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