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去黑子、疣、息肉、疽,蚀疥瘙(《本经》)。 煮豆食,大下水肿(苏恭)。醋和热灰,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藏器)。 治犬咬,热灰敷之。又治溺死、冻死,蚀诸痈疽恶
【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去黑子、疣、息肉、疽,蚀疥瘙(《本经》)。
煮豆食,大下水肿(苏恭)。醋和热灰,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藏器)。
治犬咬,热灰敷之。又治溺死、冻死,蚀诸痈疽恶肉(时珍)。
【发明】时珍曰∶古方治人溺水死,用灶中灰一石埋之,从头至足,唯露七孔,良久即苏。
凡蝇溺水死,试以灰埋之,少顷即便活,甚验。盖灰性暖而能拔水也。
【附方】新五。
人溺水死∶方见上。
堕水冻死,只有微气者,勿以火炙,用布袋盛热灰,放在心头,冷即换,待眼开,以温酒与之。(《普济方》)阴冷疼闷,冷气入腹,肿满杀人∶醋和热灰,频熨之。(《千金方》)汤火伤灼∶饼炉中灰,麻油调敷。不得着水。
仍避风。(寇氏《衍义》)犬咬伤人∶苦酒和灰敷之,或热汤和之。(《千金方》)
石碱
【释名】灰碱、花碱。
时珍曰∶状如石类碱,故亦得碱名。
【集解】时珍曰∶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
【气味】辛、苦,温,微毒。
【主治】去湿热,止心痛,消痰,磨积块,去食滞,洗涤垢腻,量虚实用,过服损人(震亨)。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锻石烂肌肉,溃痈疽瘰,去瘀血,点痣疣赘痔核,神效(时珍)。
【附方】新五。
多年反胃∶方见铅下。
消积破气∶石碱三钱,山楂三两,阿魏五钱,半夏(皂荚水制过)一两,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玄方》)一切目疾∶石碱拣去黑碎者,浓纸七层,包挂风处,四十九日取,研极细,日日点之。
(《普济方》)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碱一钱,锻石一钱。醋调涂之。
(《摘玄方》)虫牙疼痛∶花碱填孔内,立止。(《儒门事亲》)痣疣赘∶花碱、矿灰(以小麦秆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三日三上,即去,须新合乃效。(《圣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