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拾遗》)
【释名】
(音回。俗
【集解】
时珍曰∶蛔,人腹中长虫也。按∶巢元方《病源》云∶人腹有九虫∶伏虫长四分,群虫之主白虫长一烂杏,令人烦闷;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成劳杀人;胃虫状如蛤蟆,令人呕逆喜哕;弱虫又名鬲虫,状如瓜瓣,令人多唾;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蛲虫至微,形如菜虫,居胴肠中,令人生痈疽、疥癣, 疠、痔 、疳 、则不为害;虚则侵蚀,变生诸疾也。又有尸如薄筋,依脾而居,三寸许,有头尾。凡服补药,必须先去此虫,否则不得药力。凡一切症瘕,久皆成虫。紫庭真人云∶九虫之中,六虫传变为劳瘵,而胃、传变,或如婴儿,如鬼形,如蛤蟆,如守宫,如蜈蚣,如蝼蚁,如如蝠,如虾,如猪肝,如血汁,如乱发、乱丝等状。凡虫在腹,上旬向下。服药须于月初四、五日五更时,则易效也。张子和云∶巢变不可胜穷,要之皆以湿热为主。虫得木气乃生,得雨气乃化。岂非风木主热,雨泽主湿耶?故五行之中皆有虫。诸木有蠹,诸果有螬,诸菽有 ,五谷有螟、 、蝥、 ,麦朽蛾飞,栗破虫出,草腐萤化,皆木之虫也。烈火有鼠,烂灰生蝇,皆火之虫也。穴蚁、墙蝎、田蝼、石蜴,皆土之虫也。蝌蚪、马蛭、鱼、鳖、蛟、龙,皆水之虫也。昔有冶工破一釜,见其断处臼中,有一虫如米虫,【气味】
大寒。
【主治】
目中肤赤热痛,取大者洗净断之,令汁滴目中,三十年肤赤亦瘥一切眼疾,及生肤翳赤白膜,小儿胎赤、风赤眼,烧末敷之。或以小儿吐出者阴干为末,入汞粉少许,唾津调涂之。又治一切冷 (时珍)。
【附方】
新三。
玉箸煎∶治小儿胎赤眼、风赤眼。用小儿吐出蛔虫二条,瓷盒盛之,纸封埋湿地,五日取出,化为水,瓷瓶收。每日以铜干为末),腻粉一钱,石胆半钱,为蛔虫,烧灰。先以甘草汤洗净,涂之,无不瘥者。慎口味。(《千金方》)
风驴肚内虫
(《纲目》)
【集解】
时珍曰∶凡人、畜有风病、疮病,肠肚内必有虫。《圣惠方》治目翳用此物,云以乌驴者为
【主治】
目中肤翳。取三七枚曝干,入石胆半钱同研,瓷盒收盛,勿令见风。每日点三、五次,其翳自消(《圣惠》)。
蛊虫
(《拾遗》)
【释名】
时珍曰∶造蛊者,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取其存者为蛊。故字从虫,从皿。皿,器也。
【集解】
藏器曰∶古人愚质,造蛊图富,皆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能隐形似鬼神,与人作祸,然终是虫鬼。咬人至死者,或从人诸窍中出,信候取之,曝干。有患蛊人,烧灰服之,亦是其类自相伏耳。又云∶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
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蛤蟆蛊虫,蛤蟆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时珍曰∶按∶蛊毒不一,皆是变乱元气,多因饮食行之。与人为患。则蛊主吉利,所以小人因而造之。南方又有蜥蜴蛊、蜣螂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挑生蛊等毒,诸方大有主治之法,不能悉纪。
【主治】
蛊毒,烧灰服少许,立愈(藏器)。
金蚕
(《纲目》)
【释名】
食锦虫。
【集解】
时珍曰∶按∶陈藏器云∶故锦灰疗食锦虫蛊毒。注云∶虫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浸多。
所欲,日置他财,使人暴富。然遣之极难,水火兵刃所不能害。必倍其所致金银锦物,置蚕于中,投之路旁。人偶收之,蚕随以往,谓之嫁金蚕。不然能入人腹。残啮肠胃,完然而出,如尸榻下墙隙擒出。夫金蚕甚毒,若有鬼神,而 能制之,何耶?又《幕府燕闲录》云∶池州进士邹阆家贫,一日启户,获一小笼,内有银器,持归。觉股上有物,蠕蠕如蚕,金色烂然,遂拨去之,仍复在旧处。践之斫之,投之水火,皆即如故。阆以问友人。友人曰∶此金蚕也。
备告其故。阆归告妻云∶吾事之不可,送之家贫,何以生为?遂吞之。家人谓其必死。寂无所苦,竟以一见此蛊畏石榴根皮煎汁胜其天。
附录诸虫
(《纲目》一种,《拾遗》一种,《别录》五种) 腊虫
时珍曰∶按∶裴渊《广州记》云∶林任县有甲虫,嗜臭肉。人死,食之都尽,纷纷满屋,不死不知。
拭物,令人喜好相爱。置家中,损小儿、鸡、犬也。
黄虫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苦。主寒热。生地上,赤头长足
地防
又曰∶令人不饥不渴。生黄陵。状如蠕,居土中。
梗鸡
又曰∶味甘,无毒。主治痹。
益符
又曰∶主闭。一名无舌。
蜚厉
又曰∶主妇人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