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①崩中:即崩漏,妇女下部大量出血的叫崩;少量出血,但缠绵不止叫漏。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此段讲促、结、代三脉的主症。 凡阳热盛极而伤阴时,多
①崩中:即“崩漏”,妇女下部大量出血的叫“崩”;少量出血,但缠绵不止叫“漏”。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此段讲促、结、代三脉的主症。
凡阳热盛极而伤阴时,多见到促脉。如患肺痈(主症为潮热、咳喘、吐粘臭脓痰、胸痛等)、阳毒(主症状为紫斑、咽痛,甚至吐血)时常见促脉。凡阴邪盛极,或者到了固结的时期,便能见到结脉,常见于疝(即疝气痛,多为睾丸连少腹急痛,有的阴囊胀大)、瘕(腹中积块,时聚时散)、积(即积聚)、郁(郁积,有气郁、血郁、痰郁、食郁等)等症。心悸,心跳悸动不安。如果元气衰竭,到了不能持续的时候,便会现出代脉,如见于久泄浓血,元气大伤之症;或久病伤寒,阳虚心悸也能见代脉。妊娠三月,恶心呕吐很厉害,以致气机阻滞,脉气难于接续的时候,也可以见到代脉。
七、杂病脉象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中①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②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此段讲卒中的脉症。
脉象既是病变的反映之一,因此不同的脉象就会出现于不同病症,阴症见阴脉,阳症见阳脉,这是相宜的,为顺。反之,阴症见阳脉,阳症见阴脉,这是不相宜的,为逆。
突然受到病邪伤害而暴发疾病的,叫做卒中。最常见的卒中病,有中风、中痰、中气、尸厥几种。
中风病,多是由于气血先虚,风邪乘虚伤害人体而成。因此,中风而见脉浮缓,浮虽是风邪的表现,缓却是正气还存在的反映,这是病与脉相宜的脉象。如果脉来坚实而急数,则为病邪太盛的征象,是中风病所忌讳的。
中痰的患者,脉来多浮滑。凡中风而见痰涎壅盛、昏迷不省的,便叫中痰。
中气的患者,脉来多沉迟。中气,属于“尸厥”病的一种,多先因情志损伤,脏气厥逆而发生,症见卒然昏倒,身冷无痰。
尸厥的患者,脉来多沉滑。凡患尸厥的,都是因于气血先虚,再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以致卒然昏厥,口鼻气微,其状如尸,惟脉搏仍然跳动不休。假使邪气深入五脏,便现身凉肢冷;如仅在六腑,虽人事不省,身体还是照常温暖的。
以上中风、中痰两病,习惯称为“真中风”。中气、尸厥两病,习惯称为“类中风”。无论真中、类中,都能突然昏倒,人事不省。但是“类中风”决不见口眼?斜、偏废不用、麻木不仁等“真中风”的症状。
①中:音众。感受,伤害。
②卒:同猝,音促。忽然。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暑伤于气,脉虚有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此段讲外感风、寒、暑、湿诸邪的脉症。
外感病中有风、寒、暑、湿种种的不同,它的脉象和症状也各不同。外感风邪,初期多是卫气受伤,而见浮缓脉、自汗症。外感寒邪,初期多是营气受伤,而见浮紧脉、无汗症。因为风性散发,寒性收敛,所以虽同属表症,伤于风的便脉浮缓而有汗,伤于寒的便脉浮紧而无汗。暑热的特性最容易耗散正气,所以尽管身上发热,脉来却见虚。湿邪容易闭着于血分,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故脉来多细缓而滞涩。寒邪尽管属阴,但受到伤害以后,变化成热病时,以脉来浮数较好,这是因为阳症阳脉,脉症相合的缘故。如果脉来沉、微、涩、小,是阳症见阴脉,是邪热有余,正气大伤的反映。这种脉症相反的病变,比较复杂,治疗过程中不一定顺利。凡是外感病,经过出汗以后,脉来平静,热退身凉,这是表邪已解,逐渐恢复的表现;假使既经出汗以后,热不退而反加甚,脉不静而反躁急,说明病变还在发展,在治疗时较前者要困难些。
饮食内伤①,气口急滑。劳倦内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软细。
此段讲饮食劳倦内伤脉症。
最常见的内伤病,主要可分饮食和劳倦两种,同时还须分辨在气、在血以及兼见痰、火、寒、湿等等的不同。因饮食而引起的内伤病,主要病变在于宿食停滞不消,所以“气口”部位(见第二部分《部位、诊法》的第二段注解,这里指右手关脉而言。)多见急数而滑的实邪脉象。至于因劳倦而引起的内人病,虽然常常是虚实互见,究应以虚损为主,所以它的脾脉总是现豁大而虚弱无力的,凡情志变化、起居失调、饮食不节等,都能损耗正气,以致出现乏力少气、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等症的,便称之为劳倦。如果气分的劳伤很严重,脉来便多见沉细,只有用力重按,才能摸到脉的搏动,甚至还可能出现极沉的伏脉,或者弱而涩的脉象,这都足以说明气分的劳伤是时间既久、病亦较深的了。伤在血分,又有出血病变的,还会见到芤脉。这都是属于虚症一类。但是,劳倦内伤的病变,毕竟还是有邪实的。如邪火内郁,则脉来多见沉实;痰饮内蓄,脉多见滑;饮食积聚,脉多见紧;阳火内炽,脉见滑数;湿邪留滞,脉见软细;水饮停留,脉多见弦;阴寒内盛,脉多弦紧;外兼风邪,脉来浮滑;内兼气滞,脉来沉滑,兼有伤食,脉来短疾(即快)。习惯称极数的脉叫做“疾”脉,或者叫做极脉。总之,劳倦病变的这些兼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的。
①饮食内伤国:此句前原有“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上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十二句,现移第十部分(一)后。
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折①。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②。厥逆迟微,是则可怕。
此段讲疟疾、泄痢、呕吐、霍乱脉症。
疟疾患者,多出现弦脉。但因疟疾是属于寒热不和的病变,在辩认弦脉的时候,首先要分辨它是弦数还是弦迟?弦而数的为热邪盛,弦而迟的为寒邪盛,这是疟疾的辩证要领。疟疾本来多为邪实症,所以出现弦迟、弦数一类的实脉,都是脉症相合的。如果突然出现了代脉或散脉,这是极虚的脉象,说明邪气还没有消除而正气已衰了,实症而见虚脉,这是最不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