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祛寒之剂(5)

【简介】【方析】 脾肾阳虚有寒所致霍乱为本方的主证。故方中以辛热之附子、干姜为君药,温补脾肾之阳,散寒和中。肉桂助附子温补肾阳,散寒止痛;良姜助干姜温中散寒,共为臣药。半夏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为佐药。炙甘草益

【方析】 脾肾阳虚有寒所致霍乱为本方的主证。故方中以辛热之附子、干姜为君药,温补脾肾之阳,散寒和中。肉桂助附子温补肾阳,散寒止痛;良姜助干姜温中散寒,共为臣药。半夏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脾,以生化气血,防辛温燥药伤阴,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药。浆水为阴中之阴,可益阴以敛阳,防止阳气散越,又有反佐之意,引药下达,而不发生拒药。诸药合用,使寒邪散,阳气复,脾胃和,则吐泻身凉可愈。
6.来复①丹 上盛下虚②里寒外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来复丹用玄精石 硝石硫黄橘红着
青皮灵脂复元阳 上盛下虚可镇宅
【注释】 ①来复:本方能使肾中虚极的阳气恢复,好比冬尽春回,故名之。
②上盛下虚:上盛即指痰浊壅于上,而致痰厥气闭;下虚即肾阳虚衰,肾阴亦亏。
【组成】 玄精石硝石硫黄各一两橘红 青皮 五灵脂各二两
【用法】 上6味,硝石同硫黄共为细末,人锅内用微火慢炒,使阴阳气相入,再研极细,名“二气末”,玄精石研水飞,橘红、青皮、五灵脂亦研细末,然后诸药相合共研拌匀,以好醋打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次服三十丸,空腹粥饮吞下。小儿三至五丸。
【功用】 助阳救阴,镇纳浮阳,行气通闭。
【主治】 上盛下虚,里寒外热。症见痰厥,气闭,心腹冷痛,大便泄泻,身热脉微,或心肾不交等。
【方析】 下元虚衰(肾阴、肾阳皆虚),虚阳上浮外越为本方的主证。痰浊上泛,闭阻气机,中脘气闭不通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硫黄辛热,补火助阳,下气除寒;硝石苦寒,降火通肠,二药相合,为阴阳互济,所以又名“二气未”(即阴、阳二气),以温阳降逆通闭,共为君药。玄精石成寒,滋阴降火,引虚火下降归肾,为臣药。君臣相配,阴阳并补。青皮、陈皮疏利气机,使气闭得通,气行则痰消,陈皮又能燥湿化痰;五灵脂甘温,善除心腹冷气,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可引浊阴之物下行,共为佐药。诸药合用,使下元阴阳得补,中焦气机调畅,寒散痰消,则肾阴上济于心,心火下交于肾,相火不妄行,诸症自除。

汤头歌诀

十一、祛寒之剂
 1.理中汤
理中汤主理中乡 甘草人参术黑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 或加附子总回阳
2.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 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有水气 悸眩润惕保安康
3.四逆汤
四逆汤中姜附草 三阴厥逆太阳沉
或益姜葱参芍桔 通阳复脉力能任
4.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加尿猪胆汁 干姜附子兼葱白
热因寒用妙义深 阴盛格阳厥无脉
5.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人参枣 重用生姜温胃好
阳明寒呕少阴利 厥阴头痛皆能保
6.益元汤
益元艾附与干姜 麦味知连参草将
姜枣葱煎入童便 内寒外热名戴阳
7.回阳急救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 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 三阴寒厥见奇勋
8.四神丸
四神故纸吴茱萸 肉蔻五味四般须
大枣百枚姜八两 五更肾泻火衰扶
9.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陈草苓 干姜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 虚寒胀满用皆灵
10.导气汤
寒疝痛用导气汤 川楝茴香与木香
吴茱萸以长流水 散寒通气和小肠
11.疝气汤
疝气方用荔枝核 栀子山楂枳壳益
再入吴茱入厥阴 长流水煎疝痛释
12.橘核丸
橘核丸中川楝桂 朴实延胡藻带昆
桃仁二木酒糊合 癫疝痛顽盐酒吞
增辑
1.参附汤
参附汤疗汗自流 肾阳脱汗此方求
卫阳不固须芪附 郁遏脾阳术附投
2.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 川楝槟榔巴豆姜
再用青皮为细末 一钱酒下痛疝尝
3.黑锡丹
黑锡丹能镇肾寒硫黄入锡结成团
胡芦故纸茴沉木 桂附金铃肉蔻丸
4.半硫丸
半硫半夏与硫黄虚冷下元便秘尝
金液丹中硫一味 沉寒厥逆亦兴阳
5.浆水散
浆水散中用地浆 干姜附桂与良姜
再加甘草同半夏 吐泻身凉立转阳
6.来复丹
来复丹用玄精石 硝石硫黄橘红着
青皮灵脂复元阳 上盛下虚可镇宅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栏目列表